杨承志并不知道这些。
离开糖厂会议厅后,他就在工地上分别找到了王三跟柱子,并且把两人召集在了一起,开始商讨建设糖厂三号厂房的事。
在得知长胜建筑公司中标后,王三柱子自然欣喜无比。
与杨承志回到公司,带上公司两个很有经验的设计师,来到了三号厂房地块上。
对于这次中标,两个设计师也不得不对杨承志刮目相看了。
他们虽然没亲临现场,但也明白,这么大规模的厂房建设,竞争一定相当激烈。
其中不乏一些大型国营建筑公司,他们也听说了顾氏集团的加入。
可即便这样,长胜建筑公司依旧能虎口夺食,分得一杯羹,这无疑体现了杨承志的能力。
这让两个设计师纷纷觉得自己跟对人了,来到现场后便开始测量数据,绘制草图等各项工作。
“二位,一定要把这个厂房的消防水箱设计到最大化,消防栓的数量也可以比现在的国标多做一些,就按两倍来做吧,到时候,我会采购一个市面上压力最大的水泵安装上去,确保充足的水压供给。”
杨承志对着两位设计师嘱咐了一声。
闻言,两个设计师都一脸的不解,只听其中一个设计师忍不住问道:“我们确实能那样设计,但以目前的国标来看似乎是没有必要的。”
“水箱加大,买更大的水泵,消防栓增多,这都需要更多的成本,咱们本来的报价就比顾氏集团低,这样一来利润会进一步降低,依我看不如按照国标来算了,谁也挑不出毛病!”
王三也跟着附和道:“是啊承志兄弟,我也觉得按照国标来就行,没必要花那冤枉钱,毕竟,消防设备是安装在看不到的地方,谁能注意这些啊?”
柱子虽然没说话,也跟着点头,成本太高了,他们必须要为公司的利益考虑。
杨承志却神秘一笑,说道:“就按照我说的去做吧,等厂房盖好了你们就知道了。”
两个设计师虽然不知道杨承志这么做的意义在何处,也只能点头答应下来。
他们哪里知道,按照杨承志前市的发展路径。
八三年的七月底,东风镇糖厂发生了一场特大号火灾。
这场火灾把新投产的两个三四号厂房烧成了废墟,还死了不少人。
因为这场火灾糖厂损失严重,整改了大半年才重新营业生产。
但从那以后,糖厂的营收就开始逐年下滑,最后不得不吃国家补贴苟延残喘,直到九十年代彻底倒闭了。
如今,杨承志接下这个工程,自然不会让悲剧重演。
因此,加强三号厂房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放在头一位。
除此之外,杨承志还刻意嘱咐采购部门,把消防栓水管长度加长两倍备用。
采购自然照做,只是这样一来,他们的建筑成本进一步加大。
等设计师把图纸设计完毕后,厂房的整体预算也出来了。
一共四十万的总造价,建筑材料成本就高达三十万。
其中,一个市面上最大压力的消防水泵就要比常规国标的贵三倍!
刨除人工等费用,这一万平方的大厂房净利润只剩下五万左右。
五万虽然听起来数字不小,但对于这一万平方的大厂房来说已经算是相当薄的利润了。
而且其中还要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。
这让两个设计师以及王三柱子都非常不理解。
第145章 预测火灾,加强消防基础建设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